当前位置: 首页 > 保健版 > 家庭用药 > 用药常识 > 药物不良反应
编号:136614
最伤肝的十类药物
http://www.100md.com 2016年10月20日 医学科学报 2016.10.20
    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李中东

    药物性肝损害一般发生在人们用药后的1~4周。此类肝损伤患者常见的表现是: 乏力、恶心、呕吐、厌食、肝肿大、肝区疼痛、黄疸、发热、畏寒及转氨酶升高等。能引起肝损害的药物非常多, 常见的有200种以上。但下面这10类药物最易损伤肝脏。

    1.解热镇痛药

    此类药物如阿司匹林、对乙酰氨基酚、布洛芬、吲哚美辛等均会引起中毒性肝损害。若每日服用阿司匹林超过5克或每日服用对乙酰氨基酚超过2克,都易引起急性肝损害。

    2.治疗消化系统疾病的药物

    此类药物如西咪替丁、雷尼替丁与门冬酰胺酶等均会引起中毒性肝损害。例如,西咪替丁可引起血清氨基转移酶轻度升高,偶见严重肝炎、肝坏、肝脂肪性变等。动物实验和临床均有应用本品导致急性胰腺炎的报道。突然停药,可能导致慢性消化性溃疡穿孔。

    3.抗生素

    此类药物如大环内酯类、四环素类、磺胺类药物、氯霉素、苯唑青霉素、制霉菌素、氯林可霉素、酮康唑等均可引起明显的肝损害。在使用苯唑青霉素时若用量过大,用药5天即可发生中毒性肝炎。

    4.治疗心血管病的药物

    此类药物如甲基多巴、奎尼丁、胺碘酮、非诺贝特、他汀类药等均会引起肝损害。其中,甲基多巴可损害用药者的肝细胞和胆小管。少数患者在使用甲基多巴1~3周后可出现黄疸和转氨酶升高,甚至会发生肝脏的肉芽肿样增生、肝硬化和肝坏死。

    5.降糖药

    此类药物格列齐特、格列本脲、格列喹酮等均可损害肝脏。另外,肝功能不全会改变格列齐特在体内的分布,肝脏功能不全还会降低葡萄糖生成的能力;这两个作用会增加严重低血糖反应的危险性。

    6.性激素及避孕药

      此类药物如甲睾酮等雄性激素及甲地孕酮、炔雌醇、炔诺酮等口服避孕药均可引起黄疸等肝损害症状。

    7.抗肿瘤药

    此类药物如硫唑嘌呤、甲氨蝶呤、5-氟尿嘧啶、6-巯基嘌呤、丝裂霉素、环磷酰胺等均可损害肝脏。其中,硫唑嘌呤使用药者出现黄疸的几率可达到20%~40%;甲氨蝶呤可使用药者发生肝硬化;而丝裂霉素可使用药者出现中重度的肝损害。

    8.抗精神病药

    此类药物如氯丙嗪、三氟拉嗪等均可损害肝脏。在使用氯丙嗪的病人中会有1%~4%的人在1~4周内发生肝内胆汁淤积,有的甚至会因此发生肝功能衰竭而死亡。

    9.抗癫痫药

    此类药物如苯妥英钠和丙戊酸钠等均可损害肝脏。例如在使用丙戊酸钠治疗前应进行肝功能检查,在治疗头6个月内也应定期作肝功能检查,特别是高危病人。

    10.抗结核药

    此类药物如异烟肼和利福平等均可损害肝脏。对异烟肼过敏者在使用该药1~2个月后就会出现严重的肝炎,甚至会发生肝坏死。若把异烟肼与利福平联合起来使用,更会大大增加这类药物的肝毒性。

    (来源:药评中心)

    《医学科学报》 (第87期 第9版 药事), 百拇医药